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红色文化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 2020-07-17 14:34:22

作者: 山东鲁程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一、发展现状

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出游达6.60亿人次,占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1.92%,旅游收入达4257.78亿元;2019年上半年更是成效显著,14岁以下游客参与红色旅游接待量按可比口径同类增长17.23%;A级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二、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3.0开发新模式

未来红色旅游发展必经之路,为该部分旅游景区景点指明了方向:

1.0时代:缅怀——瞻仰——宣誓——献花圈——纪念与缅怀——展示游览式

2.0时代:党性——廉政——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与洗礼——说教式、灌输式、教条式;

3.0时代:时代精神教育与素质拓展——寓教于游、以游促教——潜移默化式、互动体验式。

红色旅游大有可为

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一项长远工程:

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是一项关系长远的政治工程、凝魂聚气的民心工程,是国家永恒发展的市场。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国家推动主题活动贯穿,红色旅游成为常青树:

国家重视红色旅游发展,每年推出不同的主题活动,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长征等主题。今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报告》指出,将组织策划“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继承革命文化”。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在国人文化自信提升的过程中逐渐火热起来。如何建设好红色旅游景区,让红色文化在更长久的时光中绽放出她的熠熠光彩,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爱国意识增强,红色旅游成为出游首选: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承革命文化意识的增强,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等成为广大游客出游的热门选择。《2017中国红色旅游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红色旅游的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97倍。2013年到2016年,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由82个增长到118个。而对红色旅游的需求显示出大众对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薪火相传,红色圣地成为亲子教育热门:

从客群结构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加入到红色旅游的队伍中来,是希望从参观革命旧址的过程中感悟艰苦的奋斗史,从中获得精神鼓励。《2017红色旅游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前往红色旅游景点的驴妈妈旅游网平台游客中,00后和10后占比13.8%,90后占比12.7%,80后占比24.2%,平均年龄为35岁,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正在成为红色旅游的中坚力量。

四、红色旅游发展形式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来临,文旅消费趋向日常化,这种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红色旅游,不再仅仅是单一专项旅游市场,而是与它旅游形式相互融合发展,比如:

遗址观光型的红色旅游

以革命旧址、革命伟人居所的历史文化或历史故事为遗迹,建设成游览观光、回顾历史,宣传中国人民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场所,以史明鉴。如遵义会议旧址、李大钊故居等。

实践体验型的红色旅游

以游客亲自实践体验“红色活动”,感知老一辈们在革命时期的奋斗精神,从走马观花的参观到见微知著的参与,让红色精神真正沁入心脾,渗入骨髓,更深层次领悟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如井冈山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

民俗文化型的红色旅游

以当地特色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为基底,在融合红色旅游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旅游市场需求、满足游客体验、展示红色精神的旅游项目。中国民族众多、地域文化不同,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如黄土风情的陕北农家民俗文化、流传渊源的土家族文化、傣族民俗文化等等,而将这些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进行巧妙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形式,更提高了游客们的游览体验,例如瑞金红色旅游景区。

多业态综合型的红色旅游

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自然、人文、民俗等多方面因素,深度延展红色旅游产业链,在红色观光、红色体验基础上,进行多业态综合开发。如配套开发生态休闲、康体疗养等主题活动,增加红色旅游地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较为经典的当属照金红色旅游小镇。

发展意义:红色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红色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加油站,立足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强化政策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模式,以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体验、生态休闲等新业态的发展,更为乡村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商机,成为“富民经济”。

乡村振兴与红色旅游形成共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核心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红色革命所传承的战略价值观在组织领导、军队建设、组织发展上具有重大意义,这种精神在乡村振兴中非常重要。乡村振兴与红色旅游呈现相互促进的发展结构,红色旅游能够提升乡村形象和品牌、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转型、提升乡民生活品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能够完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红色旅游产业整合、推动红色文化建设、优化红色旅游生态环境。

以红色旅游为抓手带动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休闲农业”方面,核心是依托农业养殖、林业、牧业相结合的传统结构,以红色文化为魂,形成区域开发主题,以休闲农业为辅助,形成农业观光度假结构,注入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方面,主要落地到农事、农民、农家3个领域,把民宿、景观、生活体验、村落结构有效结合到红色文化、故事、博物馆结构中,打造红色旅游村、红色民宿、红色乡村度假综合体、红色乡村节庆活动、红色乡村创客基地等项目。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是今天的红色文章,把历史的红色文章和今天的红色文章有效结合,把红色文化的魂与旅游市场的需求、产品、业态有效整合,实现红色发展架构,是红色旅游发展新时代最正确的选择。

根据红色旅游景区的资源、项目特点,多种营销手段并举,构建可持续旅游营销模式:

、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律,标准化管理是红色旅游景区管理规范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标准化管理,立下“规矩”,实现红色旅游景区规范有序的管理状态,使之成“方圆”。红色旅游景区的标准化管理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思想教育与社会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与服务三方面。

思想教育与社会文化传承:

对红色景区举办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弘扬中华文明与时代精神等传播正能量的活动次数做出一定的硬性规定,并就如何评价这些活动的规模、影响力及实际效果等方面制定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红色旅游区的政治、文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旅游吸引物、旅游餐馆、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景区卫生、公共指示牌等接待设施应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充分体现红色旅游特色,服务于红色精神传播。

经营管理与服务:

经营管理是红色旅游景区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标准应促使景区各项经营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红色属性,如;建立“红而专”的经营管理与服务队伍,以确保对景区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做出准确、深刻、有吸引力的解读。

、建立多种方式的红色旅游营销体系

吸引和维护稳定的公费团队客源、延伸和拓展红色旅游教育市场客源

设计不同需求的旅游线路,结合整个红色大旅游环境,将红色线路纳入到项目设计中;

合理地制定针对旅行社等机构的合作协议,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分流客源为主,长期目标是在主要客源市场建立一、二级代理渠道,通过前期的鼓励政策和优惠合作方案以及长期合作的奖励办法来刺激渠道客源的输送。

首页  |   旅游规划  |  乡村振兴  |  运营推广 |  文创设计  关于我们  

 

公司版权所有©2001-2017   经营许可证:2233668822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531-55560728 0531-55560729
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